学科简介

定位与目标:

发挥区位优势,立足黄、渤海和黄河、辽河和黑龙江水系以及我国北方广大的盐碱水域,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生物学研究中心,促进我国北方海洋和陆水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开发海洋战略海上辽宁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学科方向设置:

根据我校自身条件,本学科设立了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生理学4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水域生态学、水产无脊椎动物学、鱼类生物学、海藻生物学及渔业利用、动物繁殖和发育生理、环境及营养生理、水产养殖生物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和水产养殖生物分子生物学。这些主要的研究方向不仅是生物学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更关系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此外还有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生物学相关研究内容。

优势与特色:

生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支柱和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学科按照创建省级重点学科的目标强化学术团队的建设,坚持高起点和高层次引进人才,夯实学科基础,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学术梯队建设。

目前,本学科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承担了国家、省、部、市各类项目90余项;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教材14部;申请专利11项,授权专利16,软件著作权1

掌握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努力方向,根据自身优势,以水生生物学、生态养殖、生态修复等为学科建设内涵,建设特色鲜明、在本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

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具有鲜明的特色,承担水生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批),辽宁省水生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获批),及水域生态学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2013年获批)。该团队先后于2007年和2015年被评为辽宁省近岸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开发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高级专门人才,为辽宁两个基地三大产业服务。

人员组成:

本学院现有个二级学科,共15人,即水生生物学8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人、微生物学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7人;56-604人,46-553人,36-458人。

人才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紧密结合振兴老工业基地对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开发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社会不同部门独立承担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近三年,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5人。

国内外影响:

生物学一级学科的纵深发展,将有助于加强辽宁省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大大推动水产养殖业。突破一些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和水域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造就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使辽宁省成为教育强省。

合作交流:本学科鼓励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2012年,张鹏副教授受农业部与商务部委派至南非开普敦海洋水产研究所,从事水产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1年,被中国农业部评为南非工作组优秀专家称号。2014-2015年王媛教授在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年。

学术会议:本学科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余次,赵文教授于20147参加12届国际盐湖会议特邀主旨报告: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alt lake organisms: History, status and expectation

学术兼职:赵文教授担任辽宁省生态学会、水产学会和微生物学会理事,生态学报编委。吴垠教授担任大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农业部职业考试专业组负责人。柴晓杰教授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遗传学会会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成果推广应用:2012-2015年学科成员颁布行业标准4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已在企业成功应用3项,效果明显;此外,2008-2011年成立了大连市科技特派团“海珍品健康养殖模式的优化与示范”,2013年成立了辽宁省科技特派团“实施科技特派团工程及农民培训—海参池塘精养新模式示范与推广”,通过科技特派团和横向联合等多种途径积极主动深入企业、渔业重点区域开展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工作共60余人次,使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科技培训人员的就业能力,社会效益显著。

本学科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我国北方水产增养殖知识创新,实现水产增养殖业和环境的健康、协调发展。

本学位授权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培养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水生生物学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海洋和内陆水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主要包括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生生物的个体和种群生态学,养殖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综合开发的关系,养殖水质调控、废水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水产动物系列活饵料的生物学培养利用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活性物质开发。

特色与优势

本研究方向承担“水生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域生态学”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该团队为国家级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辽宁省近岸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开发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高级专门人才,为辽宁“两个基地”和“三大产业”服务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重要海水养殖动物功能基因和分子遗传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重要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的分子诊断,微藻生物反应器和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开发利用。

特色与优势

本方向利用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形成了具有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研究对象的特色与优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水生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病害防治等应用基础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微生物学

研究领域

应用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进行有益微生物的筛选,水产动物疾病微生物病原的致病机理、分子检测及其免疫防治,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特色与优势

对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免疫及分子检测手段和免疫防治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为水产动物病害病原的准确检测及免疫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理学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在不同生态环境、营养、生长状况下变化规律。

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方向的“动物生理学”作为特色课程之一获得了国家教委1993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获辽宁省精品课程称号。数十年来,通过本学科老中青教学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在国内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地位,为我国生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