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苏建通:辍耕不止 渔业科技的领军者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2-08-30浏览次数:195
苏建通,我校淡水渔业1976级校友。1957年8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学院(现我校)淡水渔业专业;1991年至1992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动物系,访问学者两年。现为二级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曾任北京市水产总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主任,北京水产学会理事长)。 从学校毕业后,苏建通长期从事水产科研、推广及科技管理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罗非鱼雄性化技术的研究”、“智能化水产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西伯利亚鲟鱼人工繁殖及商品鱼养殖配套技术研究” 和“人工配置海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设计及养殖配套技术” 等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大科技及推广项目共20余项。在《水产学报》、《现代渔业信息》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主编了《锦鲤的养殖与鉴赏》专著,参编了《鲟鱼养殖新技术》书籍。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5项。先后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1998年)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1999年),荣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3年)、“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5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年)。
先后主持从国外引进了红白罗非鱼、加州鲈鱼、西伯利亚鲟鱼、硬头鳟、红点鲑、银鲑、罗氏沼虾等20多个名优品种。其中,首次从日本引进9个品系的锦鲤,繁育出红白、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等品种向全国推广,促进了我国观赏鱼事业的发展。1996年-2000年,主持北京市农委重大科技项目“西伯利亚鲟鱼的引种及人工繁养殖项目”,在国内首次从德国引进西伯利亚鲟鱼亲鱼并率先人工繁殖成功,为我国鲟鱼养殖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主持筹建了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锦鲤良种场、北京水产重点实验室。1984-1988年作为国家工业性重大项目“北京市郊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大面积综合试验”的主要参加人,主持完成了北京水产原良种的建设工作;参与完成了分别以鲢鳙、草鲂鱼和鲤鲫鱼为主养的500公斤、750公斤、1000公斤的养殖技术模式的创建工作。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奖。该项成果推广到我国三北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1年-2007年担任北京市水产总公司总工程师(副厅级)期间,组织完成“4艘金枪鱼延绳钓船”“北京北水水产品加工厂”“北京玉渡山冷水鱼基地”以及“北京十渡鲟鱼养殖基地等四个水产养殖基地”等十余个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
此外,主持撰写了北京市鲟鱼、鲑鳟和罗非鱼养殖技术标准化操作规程,经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为保障首都水产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执行了科技部下达的“中国—巴西渔业交流协议”“中国—以色列渔业交流协议”,为北京乃至全国渔业科技进步及渔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