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 董双林:黄海边上“牧洋”人

发布者:生命学院安全责任人发布时间:2022-06-23浏览次数:301


     董双林,我校淡水渔业1977级校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783月至19821月就读于学院(现我校)养殖系淡水渔业专业。19822月至19898月在学院(现我校)养殖系任教。19927月于青岛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兼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养殖生态学分会理事长等职。曾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2003-20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水产学科组召集人(2014-2019)、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2005-2012)等职。

 自二十世纪末期,针对传统海水鱼虾养殖污染严重,董双林团队深入开展了海水养殖生态学和养殖模式研究。“以前的海水池塘都是单养,例如对虾,投放的饲料只被吃掉20%~30%,剩下的残饵和粪便就排到海里或者沉积到池塘底泥里了,这样就造成污染。”董双林说,这是养殖系统的结构过于简单造成的。为此,他的团队开始优化养殖系统结构。



董双林及同事依据养殖生态系统的代谢类型或驱动因素将水产养殖系统分为两类:自养型养殖系统和异养型养殖系统。前者主要靠太阳辐射直接提供能源,如海带养殖系统;后者主要靠人工投饲提供能源,如对虾池塘养殖系统、吃食性鱼类网箱养殖系统等。他说,与传统的单养模式相比,综合养殖模式就是将上述两类互补的系统复合在一起,其优势不仅在于饲料利用率更高,还能改善、稳定养殖水体的水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实现水体养殖容量的提高。

我国水产养殖正在快速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但董双林敏锐地察觉到,伴随而来的是生产单位重量产品能耗的增加和饲料消耗量的增加。从西方引进的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确可以大大地提高单产,减少排污,但由于养殖水体缺少了光合作用这一既可产氧又可吸收代谢废物的过程,使得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大大增加。为此,他提出水产养殖生态集约化发展的建议,并在研发阳光工厂化养殖模式,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我国近岸海水养殖受环境和空间的制约日趋明显,近岸海域利用趋于饱和,海水养殖从近岸向离岸拓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养殖是我国传统哲学思维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基本原理主要是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养殖种类或养殖系统间功能的互补,其思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模式,以对立事物的转化达到自养和异养两个过程的平衡(中庸、和谐)。”他说。

二十世纪80年代,应国家需求,他跟随启蒙老师史为良教授,查明了水库环境变动与鱼产量的关系,建立了因地制宜的水库鱼类放养模式,推动了辽宁省水库渔业的发展,并为此获得了水利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十世纪90年代,由于水产养殖利润较高,催生了水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有些地区开始毁地,把稻田改成养鱼池。“有人开始在盐碱荒地上挖池塘养鱼,但这种做法风险性很大,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经常出现。”他说。于是,针对我国大片盐碱地国土资源荒芜和池塘时常大批死鱼现状,董双林团队深入研究了低洼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查明了养殖动物对盐碱的耐受性规律,构建了盐碱地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和养殖模式,优化了塘基渔农综合养殖模式,实现了盐碱地池塘养殖的安全高效生产。该成果于200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二十世纪末期,我国海水池塘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董双林团队又开始研究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模式,创建、优化了11种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结构,系统地研发了水质调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效清洁生产,引领了产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他们也因此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几年我国近岸养殖几近饱和,海水养殖从近岸向远海拓展已是大势所趋。花甲之年的董双林,又应产业发展之急需,开始了耕海牧洋的征程。




     他长期从事生态养殖理论与技术研究,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位),出版全国统编教材2本,专著1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0篇,其中SCI收录95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57名,多数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科研和教学的骨干。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973863等国家计划的项目或课题10余项。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2021年荣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为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浅海。每逢夏秋季节,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海水温度比其他海域都低,于是,物理海洋学家将该水体命名为黄海冷水团。“十二五”期间,董双林团队开始谋划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创建黄海冷水团国家远海养殖试验区。 2012年开始,董双林和他的团队走上深远海养殖科研攻关之路,他有个夙愿:在我国的海里规模化养殖三文鱼。研发出不少“黑科技”。“通过注水注气,养殖设备采用‘沉浮机制’:夏季表层海水过热时,可下沉至深处的冷水团;秋季表层海水适宜时,可上升至水面。水温难题破解了。”董双林介绍,加上鲨鱼防护、鱼鳔补气、鱼群监控等自主技术的保障,实现了温暖海域冷水鱼类养殖的世界性突破。看到黄海海域“深蓝1号”智能网箱一条条近10斤重的三文鱼长成收获的情景,董双林十分激动。我国用海洋科技“养出”的三文鱼,与国外主产区相比,具有成鱼快、品质优、病害少、人工与物流成本低等比较经济优势。为此,国家青岛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已经启动。

 

四十年的学术深耕,董双林已是累累硕果。年逾花甲的他,还笔耕不辍,在向世界讲中国故事,还在耕海牧洋,在探索“海上牧渔城”建设方案。


Baidu
sogou